商都网 > 正发布 > 公告栏 > 正文
微信扫码分享

职业道德教育要做好三个结合

2023-09-15

陈红军

      企业的道德建设核心是搞好职业道德教育,把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和依法治企的管理有机结合,做到德化于心,法治于行,使职业道德建设通过施教、管理融会贯通的过程,教育、引导、示范、约束职工的岗位行为,培养职工敬业诚信的道德情操,认真负责的职业习惯,树立企业形象和品牌,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,推动企业改革发展。笔者认为,做好职业道德教育要做好三个结合:

职业道德建设与制度、管理创新的有机结合。职业道德与职业活动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,由于行业、内容和交往形式、职业责任、服务对象、职业利益的不同,每个企业都要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出发,从本企业职业活动和职工的特点出发进行职业道德建设。因此,职业道德建设与完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必须有机结合起来,在企业制定发展战略,推进管理创新、制度创新的过程中,规划和部署职业道德建设工作,在健全企业管理制度时,不断融入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,采用一些具体、灵活、多样、简明的形式,(如各种规章制度、章程、守则、公约、誓言、须知、条例等)。规范职工的从业行为。过去,我们往往强调道德教育与法治的区别,而忽略了二者之间的统一和联系,其结果,职业道德建设因缺乏强有力的法治作保障,显得软弱无力,而法治实施又因为没有道德建设基础的思想防线,难以从源头预防,因此,搞好职业道德建设必须法治建设与道德教育接轨,让德育潜移默化的作用与法制强制规范效果互促互进,从法律和制度上保证职业道德建设健康、有序的发展,使职工在遵纪守法的从业过程中慢慢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,通过法治于行,健全各项管理制度。保证职业道德建设健康有序的发展。

爱岗敬业教育与职工的继续教育工程有机结合。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是爱岗敬业,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、最起码、最普通的要求,宋朝朱熹对敬业的解释是:“专心致志,发事其业”就是说;敬业的核心要求是严肃认真,一心一意,尽职尽责。古代提倡的这种从业精神今天仍然没有过时。然而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,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,对从业者的综合技能、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敬业是表现,教育是基础。适应时代要求的科学技术知识和业务能力是职工必备的从业条件,企业在教育职工爱岗敬业,专心致志的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,必须要高度重视和抓好职工培训和科技、管理人员的再教育工程。这直接关系到爱岗敬业教育的效果。只有搞好职工的继续教育工程,让职工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关心,才能激发起巨大的学习热情和创造能力,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,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职业道德建设和爱岗敬业教育,就会避免“一头热一头冷”的现象,走出被动施教的误区,形成企业与职工双方互动互促的局面,取得好的效果。

理念道德教育与文化环境天建设有机结合。职业道德教育是一种思想理念的灌输,它引导人们在职业活动中,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完成工作职责;正确运用手中职权去获得公共利益;用全局意识正确处理好国家、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。这种理念引导和灌输除了单纯的教育,还应辅以文化环境的建设和氛围的陶冶。一个文明进步、充满积极进取文化氛围的环境,会给职业道德教育以巨大的能动作用。如企业的创精神文明活动与定置管理的同步;社区文化的开展与公共道德教育互动; 法制宣传与职业道德教育相融;婚姻法的宣传与家庭美德教育贯通等,通过文化环境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相互促进,可以使道德建设更加形象生动,让人们在耳儒目染之中感受到道德的力量和文化的魅力,达到人脑人心的效果,另外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文化活动,也可以调动起人们积极参加的热情,使公民道德建设成为全民参与的活动。

(作者单位:河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安全和环保监管部)

声明:该文由用户<乐瑾>发布,正发布系公众信息汇聚平台,商都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